霉菌性口腔炎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口腔粘膜疾病。又称白色念珠菌口腔颈炎。中医学称之为“鹅口疮”、“雪口”发特点是在小儿口腔粘膜上覆盖一层灰白色膜状物,多见于颊、舌、齿龈及腭部。
佳德口腔医生介绍一下预防霉菌性口腔炎的方法
一、保持幼儿的口腔卫生
哺乳前清洗乳头,哺乳后可少饮开水,以减少感染的机会。注意食具和食品的清洗卫生,食具在使用前应煮沸消毒。
二、增强小儿体质
补充适量维生素,如有长期应用抗菌素、激素更应加强口腔护理。
三、节饮食少辛辣
婴幼儿饮食要富营养,以清淡、柔软为宜。如可喂温热的甜牛奶,或将新鲜蔬菜切碎炒熟,放在稍凉的粥里喂养。
母亲要避免进食辛辣刺激物品,以免通过乳汁影响婴幼儿。
四、食疗
如发现小儿有心脾积热症状,可用绿豆、苡仁煮粥,母亲和婴儿同时服食。发现小儿有虚火上炎症状,可用百合、莲子肉煮粥,母亲和婴儿同时服食。
如果已患有霉菌性口腔炎怎么办呢?
一、注意保持口腔清洗。防止损伤口腔粘膜,饮食要清淡柔软。避免进食辛辣、酸碱和过热的饮食。
二、每日清洗口腔2~3次。以消毒棉球或棉签治野蔷薇花露,一枝花液,2%的黄芩水清洗,或五倍子、黄精、板兰根煎剂含嗽。
三、清洗口腔后,局部涂药。将冰硼散、青黛散用蜜或单糖浆调成糊状,涂于患处,一日2~3次。也可涂1%~2%的龙胆紫,或艾叶油,重者用1%的碳酸氢钠溶液拭洗口腔或用制霉菌素甘油涂患处。
四、严重的鹅口疮,白膜较大,可轻轻揭去,以免冲洗时白膜脱落造成窒息。
五、对重症患儿,要对症处理,有壮热便秘者,应予降温通便。拒乳者要补充液体。
六、中药治疗
1.对心脾积热者直服清热泻脾剂。方用:炒山栀5克生石膏15克、黄连3克、生地12克、黄芩5克、赤芍5克、灯芯1克、水煎服。
2.对虚火上浮者,可用滋阴降火法。方用:生地12克茯苓6克、泽泻6克、丹皮9克、山茱萸9克、黄柏5克、川牛膝6克、知母6克,水煎服亦可用吴茱萸研末,醋调敷两足涌泉穴。
★温馨提示★:有了
霉菌性口腔炎一定要到正规的口腔
进行治疗,否则霉菌性口腔炎不断恶化,带来更严重的后果。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牙齿问题您可以免费咨询佳德口腔医生,或者立即网上预约 (点击可马上预约,预约就有优惠),您还可以拨打爱牙热线:18756910791.